擦亮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招牌

发布时间:2019-04-08 09:35:35|来源:漯河日报|专栏:信用动态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张晨阳 张俊霞

汉字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是中原文化、华夏文明的显著标志和典型代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四城同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受到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李瑞红委员建议,要突出汉字文化标识,如:制作文化艺术性较强的公交站牌;做好老火车站站前广场、高速公路、入市口规划设计,融入汉字文化元素,安放以许慎文化为主题的艺术雕刻、雕塑作品;建设汉字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将贾湖九千年文明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相结合,围绕贾湖文化与许慎文化做足文章。

杨亚丽、史林红委员认为,我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是我们特有的优势资源。加快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要规划先行,尽快编制漯河汉字文化名城建设规划纲要,启动市级文物保护立法工作;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中;加大宣传普及汉字文化的力度,营造浓厚的汉字文化名城建设氛围,倡导大家参与到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中来。

李乾委员在《传承汉字文化基因,增强城市建设内涵》的提案中建议,把汉字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将文化内涵物化为城市名片。胡联北、海万永等委员建议,要围绕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地标的设计与建设,使汉字文化成为漯河城市建设的耀眼明珠。

许慎文化园对传播中华汉字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宣传推介许慎文化,马超光、王保磊等委员建议政府把许慎文化园作为推广汉字文化的公益性景区,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和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让许慎文化家喻户晓。

相关文章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